心理文章

中国首份产后抑郁应对指南:1000万新手妈妈必备

微信截图_20190904090109.png

你知道吗,中国每年有1500万以上新手妈妈,其中,60%到80%的女性在孕期和产后会有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接近20%会发展为临床抑郁症。


这意味着,每年有1000多万「不开心」的妈妈。


但自始至终,这件事儿没有被认真聊过。


在过去的3个月里,我们联合新世相、咪蒙、丁香妈妈、偶尔治愈等知名媒体共同收集了2万多份产后抑郁调查问卷,联合国内一线心理学、精神科、产科、数据分析等相关行业专家,制作出了这份《新妈妈情绪蓝皮书》。


在《蓝皮书》中,我们呈现了一些重要的数据和科学事实,向你介绍这种跟每个家庭息息相关的困扰,以及如何理解这些困扰。


抑郁者常常被我们以一种充满好心却是错误的方式命名,曲解,和孤立——甚至被推向最糟糕的结局。


它是医学的疾病,也是社会的疾病。


对于这样一种社会疾病,我们的态度是:在正确观念被普及的同时,疗愈其实就在发生。毕竟,抑郁者的处境是否改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每一个人对她的理解。


对于抑郁,最大的误解或许就是「这只是一部分人的问题,与我无关」。


你或许不是妈妈,或者很幸运,从来没有被产后抑郁这种情绪所困扰,但我们仍然希望你理解并传播这方面的观念,它的意义重大。每多一个人理解,对这个社会都是一个小小的进步。


看见,是治愈的开始。


—— Momself 

You are not alone 

 不是只有你一个人是这样 

      

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当知道发生了什么,就是一切好起来的开始。

人们喜欢说,女人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做妈妈。也许如此。不过,也有许多人觉得生孩子是一个女人一生中最糟糕的时刻。

「我曾经一个人走过一段漫长孤单无助的黑夜,我不想再重新经历一次那种不被重视不被关怀的痛。彷佛我生孩子给所有人都带来了苦难,所有的错误和责任都在我身上……」

——调研用户

Momself发起的产后抑郁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参与调研的21040位新妈妈中,有48%的人认为自己产后3个月生活没有了色彩和希望;47%的人曾经觉得自己是个糟糕的妈妈,可是她们不约而同地选择藏起了这种不安。


在这些新妈妈中,大部分人的状况可能越来越严重,情绪低落、易怒、不想做事、对孩子失去兴趣、甚至有伤害孩子的可怕念头。但同时她们更加努力地掩饰,不愿承认。

因为承认这些,等于承认自己不是一个好妈妈,或者承认自己的无能,搞定不了最简单的事情——「你都当妈妈了,怎么还做不好这些?

更糟糕的是,承认这些,仿佛会让别人觉得自己不仅不是一个称职的妈妈,似乎更像一个「发疯」的人。

新妈妈的这种不开心,更科学的名称是「围产期抑郁」

生完娃1个多月,我说我觉得好害怕好想哭。老公说:你发什么神经?我当场爆炸失声痛哭,到现在都记得那种崩溃的感觉。 

——调研用户

世界卫生组织和多家专业机构的研究表明,60%到80%的围产期妇女在孕期和产后会有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其中大多数会在几周内好转,20%会发展为临床抑郁症,极少数情况严重的,可能会酿成悲剧。

中国每年有1500万以上新生儿,这也就意味着每年有1000多万「不开心」的新手妈妈,她们正在经受着「不知所谓」的情况的困扰,而这也同样影响着她们的家人。

「为母则强」只是一个美好的向往。当了妈妈会感到完整和快乐,是大部分时候社会对女人转变成母亲的不切实际的期望。小宝贝的出生,带给妈妈的不仅是满足,还有不堪重负的压力感——只是我们往往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这个部分。

实际上,只要你了解,就会知道,围产期抑郁情绪就像感冒一样普遍,也像感冒一样,只要得到适当的休息和照料,它会很快自愈。但是忽略它也有可能使病情复杂化,进展为其他疾病。和所有疾病一样,只有了解它,正视它,才能治愈它。

 

关于围产期抑郁,这里有一些简单而重要的事实:

 一、关于新妈妈情绪的若干问题  

1、大多数人会经历的产后心绪不良(Baby Blues)


新生儿出生后的第三四天左右,大约80%到85%的新妈妈会经历一个情绪容易波动的阶段,产后抑郁调研问卷结果显示,74%的新妈妈变得多愁善感,经常抑制不住地泪盈满眶,70%的新妈妈一不小心就会被激怒,变得焦虑和易怒。


这种状况在英文中被称作「Baby Blues」(婴儿忧郁)这是普遍而正常的短暂性的适应不良状态,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大多数人会在两三周后恢复常态。


研究显示,「Baby Blues」或者早期抑郁情绪的出现,和新妈妈的社会和教育背景、家庭关系、是否有心理疾病史及分娩是否顺利没有关系,也就是说,可能会发生在任何人身上。

2、持续存在的抑郁情绪


真正称得上病症的临床抑郁症,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有一部分产妇的产后心绪不良,如果没有在短期内好转,抑郁情绪就会继续存在。身体病痛、极度劳累、缺乏支持以及生活压力大,都会形成刺激源,增加发展为抑郁症的风险。


值得警惕的迹象:


–  比平时更加焦虑 

–  担心自己对孩子照顾不周

–  十分疲劳

–  经常强颜欢笑 

–  经常自我怀疑,拿自己和其他妈妈作比较 

–  担心自己是不是患上了抑郁症 

–  不愿与人交往

–  身体的不适感增加 

在这个阶段,如果能够得到家人和亲友的支持,减少刺激源,做好自我调节,可能会逐渐恢复正常。值得注意的是,仍然有15%到20%的产妇,抑郁情绪越来越严重,直到发展为临床抑郁症。


3、抑郁症


临床抑郁症需要由精神科医生来确诊,并进行抗抑郁治疗。自己参照量表进行对照,或者只是经由别人的观察得出的结论,都是初步的筛查,结果并不准确。如果怀疑自己患上了抑郁症,应该到精神科请专业医生诊断。

4、更容易被忽视的焦虑


事实上,抑郁症不是只有抑郁的症状,还包括焦虑不安、强迫思虑和行为、害怕或惊恐等。在新妈妈当中,焦虑比抑郁更多见,但常常被忽略。

神经紧张、烦躁不安、多疑、害怕、过度忧虑是焦虑的常见症状。有些生理上的不适,如头疼、心慌、颤抖、呼吸困难,也是焦虑的表现。


5、抑郁和焦虑的表现容易被误解为性格问题

如果一个人高烧不退,胃痛难忍,这些生理性疾病很容易被他人识别并且理解,然后顺理成章地被当作病人对待。然而抑郁和焦虑却并不容易被分辨出是暂时的病态,还是「个性问题」,如果新妈妈身边的人对产后会发生抑郁和焦虑的现象一无所知,就会常常对新妈妈们产生误解,甚至引发矛盾冲突,这种情况下,抑郁和焦虑的问题又会进一步恶化。

   

很多新妈妈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担心孩子被抢走、夜里醒来试探孩子的鼻息、担心一个小小的失误会给孩子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对于帮助照顾宝宝的家人,特别是长辈来说,这些表现容易被理解为指责和不信任,进而引起家庭矛盾。

在中国,婚后三年到七年间是离婚最高发的时段,对一般家庭来说,这正是孩子出生成长的前期阶段,生孩子是对夫妻关系的重大考验,各种矛盾集中爆发,感情的破裂往往与生产前后夫妻之间的误解和彼此失望有关。有些丈夫提出的理由是,「生完孩子后她性情大变」,「不尊重辛辛苦苦带孩子的奶奶」,好像神经病……究其原因,很多都是因为家庭中的人不了解围产期抑郁的表现而导致的。

6、抑郁可能在怀孕期间就开始出现


产前抑郁的风险因素:


–  怀孕对于家庭是计划外的,并不为此感到高兴 

–  抑郁病史或家族病史 

–  流产经历,包括主动堕胎、胎停和自然流产 

–  曾遭受过虐待或故意伤害 

–  严重的经期综合症

–  缺乏各种支持

–  完美主义者

–  夫妻关系紧张 

–  近期遭受过重大的变故(例如:失业、财产损失、失去亲人等)

–  经常感到忧虑 

抑郁可能还伴随着其他反常行为,如嗜睡、贪吃、皮肤敏感等。判断一个人是否有罹患抑郁的倾向,还是仅仅心情不好或疲劳,可以留意以下抑郁的典型特征:

微信图片_20190904090455.jpg

二、围产期抑郁的影响因素  

1、个人特质

到目前为止,对于围产期抑郁产生的原因,国际上相关的各学界也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有一些研究指出,分娩后生殖激素水平的快速下降可能是产后抑郁的重要原因。


分娩后,黄体酮和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3天内恢复到孕前水平。激素的急剧变化给产妇带来了抑郁的风险,所以产后心绪不良(Baby Blues)一般是从产后三天开始出现的。


但是,也有研究显示,有些新生儿的父亲和刚刚领养到孩子的母亲也会出现产后抑郁的症状,而他们并没有经历分娩后内分泌变化的生理过程,这也说明生物学解释并不是围产期抑郁的单一原因。

我们前面曾经提到过,产后心绪不良具有普遍性,与新妈妈的年龄、社会背景、生育经历和经济状况并没有直接关系。但是有一些典型的因素,会使其进一步发展为临床抑郁症的风险增加。

围产期抑郁症是抑郁症的一种,只发生在特定时期,其患病原因和表现也和普通抑郁症没有显著区别。


抑郁症的患者可能有家族病史、内分泌变化等自身因素,而生活中遭遇重大打击和变故等压力事件是发病的刺激源。生孩子这件事本身就和失恋、失业、离婚一样,是一个生活中的压力事件。


围产期抑郁程度的轻重,是个人特质、所遭遇的生活事件(压力)和家庭支持系统互相作用的结果。


与产妇个人相关的风险因素:


–  有抑郁症病史和家族病史 

–  个性内向、自卑、脆弱;情绪不稳、易紧张、易冲动;多思多虑、敏感多疑的人,围产期抑郁的风险增加

–  躯体多病、孕期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者 

– 对内分泌变化敏感,情绪波动较大且对日常生活影响严重者

–  事无俱细的完美主义者 

2、应激事件


生孩子是一个身心受到重创的压力事件。同时,劳累、忧虑等情绪和棘手的家庭关系叠加到一起,会成为引发产后抑郁的刺激源,而暴露于一种或多种刺激源会大幅增加抑郁的风险。


与应激事件相关的风险因素:


–  怀孕过程不顺利 

–  分娩过程中的痛苦体验难以承受,以及产后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  疲惫、睡眠不足、得不到休息 

–  孩子有健康问题,既包括早产、先天性疾病,也包括黄疸、腹泻、幼儿急疹等常见疾病 

–  经常受到责备甚至虐待。虐待不仅指暴力侵犯,还包括言语粗暴、态度恶劣、冷暴力等精神虐待 

–  夫妻关系紧张,家庭冲突不断 

–  与工作相关的压力,如担心职业发展受到影响,因开始工作要离开孩子而感到焦虑 

–  无法按自己的心愿掌控自己和孩子的生活 

–  被迫参与社交活动或置身于不熟悉的环境 

–  各种现实困难,如经济压力、生活环境恶劣、没有做好未来育儿安排等 

  3、家庭特质

照顾婴儿是一件几乎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工作,如果得不到足够的帮助,新妈妈会十分疲惫和焦虑。即使有人帮忙,缺乏精神和情感支持也会使无助感加深。可以说,产妇遇到的种种问题和压力,往往是缺乏支持的结果。

调研中,62%的新妈妈出现消极情绪时,会跟身边的亲朋好友诉说或发泄,寻求安慰和陪伴。然而,当问及家人的支持时,只有16%的新妈妈表示家人都非常支持自己。48%的妈妈说:「家人不能理解我的感受,跟我说『别瞎想』或者『高兴点』」。

婴儿的出生会改变原有的家庭结构,导致家庭缺乏有效沟通,生活难以得到应有的照顾;夫妻沟通不足,生活习惯和理念差距明显,围产期得不到应有的关注和帮助;产后遭遇漠视以及未能获得充分休息,都是家庭对围产期抑郁可能产生的影响。

新妈妈能获得的支持是抑郁风险的保护因素。全面的、有效的支持虽然不能百分百避免产妇患上抑郁,但有明显的预防效果,也会对产妇从抑郁中康复起到积极的作用。

 情感支持 

孩子出生后,全家人往往会认为新出生的婴儿是第一位的,也是最需要照料的,注意力会优先分配给孩子。对于新妈妈的关注,只局限于她的伤口是否愈合、奶水是否足够。


事实上,这个时候的妈妈在情感上极其脆弱,除了需要生理上的护理,也需要家人的情感支持。家人应尽量给予孩子和妈妈一比一的关注,多花一些时间陪伴妈妈,了解她的感受,照顾她的心情,让新妈妈感到自己是被关爱的。


例如,当孩子半夜醒来时,除了关心孩子需要什么,也要注意到妈妈的睡眠被打断而可能产生的沮丧和烦躁。

 生活和育儿方面的帮助 


疲劳和缺乏睡眠对人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如果家人、亲友或专门的服务人员能帮助新妈妈承担一部分育儿工作,是最实际的支持。

 理解和包容 


抑郁会导致易怒、多疑,情绪失控后又会陷入愧疚,愧疚感又会成为新的压力,如此恶性循环,使情况越来越严重。作为家人,即使不能冷静应对,至少应该了解:这些只是围产期抑郁的症状表现。

 信息支持 


虽然抑郁风险与受教育水平并不相关,但是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却会影响到抑郁的治疗。对抑郁了解越多,越有助于痊愈。

 专业人士和机构的支持 


围产期抑郁涉及到妇产科、助产士、哺乳师、儿科、全科、心理科和精神科等多学科团队。产检时进行抑郁筛查、心理咨询、到精神科进行规范治疗,能够针对抑郁提早干预,及时治疗,从而尽快康复。

 社会支持 


对于产前产后可能遭遇的压力因素,相应的国家政策或社会援助能够解决一部分问题。比如推广无痛分娩能够减轻产后应激创伤;有些公益组织会在精神上和经济上援助早产儿或有先天疾病的婴儿的养育和救治;安全可靠的托儿机构能解决没有合适的人看护孩子的困难。


中国式产后抑郁的文化因素

世界卫生组织曾经进行过专门研究,发现中低收入国家妇女的围产期抑郁比例高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通常有成熟的筛查机制,社会保障系统相对完善,公众认知度较高,还有很多专业机构能提供帮助。而且核心家庭(父母加孩子)是发达国家的主流家庭结构,家庭关系没有那么复杂。

   

中国也属于中低收入国家,虽然社会稳定,有基本的医疗保障,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些围产期抑郁的因素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

「婆婆」

围产期抑郁认知调查问卷共回收了21040份,其中有1347人用较长篇幅的文字描述了自己的感受,在这之中又有748人提到了婆婆,而且几乎全部是负面评论。看起来,婆婆的影响横跨了多个压力因素,给产妇带来重大的刺激和心理创伤,仿佛是中国式产后抑郁的罪魁祸首。

可是,如果对婆婆的影响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把各种压力因素归咎于婆婆并不公平。

  

许多产妇因为生了女儿而受到责难和虐待,或家人以封建传统为理由阻止爸爸照顾妻子和孩子,甚至把新生儿当作家族的财产进行控制。遭遇这种境遇的产妇,往往也会同时面临其他压力,而且缺乏有力支持,生活危机四伏。

提到婆婆的情况下,超过80%的新手妈妈同样也会提到丈夫,很多时候,是新手妈妈把对丈夫不足够尽责的不满,迁移到了婆婆身上;也有些情况,是妻子在替丈夫处理他与其母亲的矛盾,这些问题盘根错节,互相牵扯,并不能单纯认定是婆婆的问题。

同样的,因生活习惯和育儿观念不同发生的冲突,并不是婆婆的角色导致的,而是两代人、两套知识体系之间的矛盾,同样也会发生在产妇的母亲身上。

「老公不理我,他一度认为是我自己矫情,是我在耍脾气性格,跟他妈妈有矛盾怪我,是我做的不对,在我刚生了宝宝还没出院就跟他妈一起数落我,我会控制不住地一直哭。」

——调研用户

大部分的产妇平时与婆婆并不熟悉,互相缺乏了解和默契,却在身心极为脆弱的时候要接受婆婆的贴身照顾,朝夕相处,密切合作,一时难以适应。

 隔代养育 

婆婆或者妈妈通常在生孩子这件事上参与度很高,是主要的支持资源。有些老人全权负责家中一切事务,安排大小事项,但结果很难让所有人满意。


事实上,照顾产妇和婴儿是强度很大的工作,不但需要体力,还需要专业知识、团队精神和学习能力。


有些爸爸因为工作繁忙或者习惯依赖他人,把母亲当作自己的代理,一切都推给老人。而且老人通常比较节俭,不接受家务外包,常常把买菜做饭、家务劳动、喂养婴儿全都包揽在自己一个人身上,有的还要在夜间带孩子睡觉。劳累会影响情绪,老人要承担过多高需求的工作,也会不堪重负。

 坐月子 

「坐月子并不是中国特有的传统。现代医学意义上的「月子」是产后六周内的产褥期,也建议产妇充分休息以恢复身体机能。科学地坐月子能调整身心,是降低产后抑郁风险的支持因素。但是在家中老人的要求下按传统方式「坐月子」,不能洗澡和适当活动,饮食也不合心意,却可能成为压力因素。

 不鼓励情绪表达 

在中国文化的语言体系里,我们更倾向于对务实的事物进行交流,比如吃饭、身体健康、金钱、事业等,却不习惯直接表达心理感受,甚至以没有激烈的情绪看作是更成熟,更有修养的个体特征。那些可以独自消化情绪,波澜不惊的人,才是所谓的懂事成熟的人。


这种文化倾向会加重新妈妈的困扰。在这个时期,她们有很多内心层面的强烈感受,尤其是负面感受,她们不熟悉如何表达这些感受。或者,当她们尝试开始表达时,常常会因为过于强烈的情绪体验,被周围人评价为「多愁善感」「矫情」


孕妇和产妇经常被指责为矫情,这是一个很容易伤害产妇感情的词,也是中国式围产期抑郁的关键词之一。


在我们的调研中,有大于40%的新妈妈都曾经被家人说过太矫情,生在福中不知福。 

「偶尔说起自己感觉抑郁了,就被说矫情,还说『当妈的不都是这样』,很刺耳。自己爸妈听到不仅没有给我撑腰,还要我忍让。 」

——调研用户

矫情是挑剔多事的意思。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矫情,并没有什么客观标准。有些行为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是理所当然,对于另一部分人就是「矫情」了。产妇提出的要求,如果家人觉得合理并且是可以满足的,就不会认为她矫情。说一个人「矫情」,往往是因为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力满足对方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产妇和家人的沟通进入一个「向下螺旋」:当要求得不到满足,会产生焦虑和不安全感,然后提出更多要求以确认自己的地位,并且被认为越来越「矫情」

  三、新爸爸也会抑郁 

生孩子并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儿。事实上,除了内分泌和生理病痛之外,新妈妈面临的各种压力同时也是新爸爸的压力。这些因素加上缺乏支持,爸爸也可能会患上产后抑郁,虽然比例会低于妈妈,但也更容易被忽视。


而且,男性更倾向于压抑真实感受,不愿意承认自己情绪有问题,更不会轻易寻求帮助。惰怠、冷漠、对孩子缺乏兴趣,会被认为是不负责任的表现,让妻子感到失望。这些又为紧张的夫妻关系进一步增加压力。

本次调研中,有331位爸爸参与了调研,样本量较小,不能代表普遍现象,但从数据来看,爸爸产后抑郁的问题也值得关注。


参与问卷的爸爸中有2%的人有过抑郁症的诊断;12%的新爸爸虽然没有诊断,但回想当初,自认为可能达到了抑郁症程度;此外还有47%的爸爸承认那段时间情绪也经常不好。新生宝宝对于爸爸的情绪冲击也很大。


对于新爸爸,抑郁的风险因素包括:


–  抑郁病史和家族史

–  经济压力

–  睡眠不足

–  家庭关系不和谐

–  缺乏支持 

–  没有进入父亲角色,自责和受到指责 

–  与自己父母的关系差 

  四、我们能做些什么  

产后抑郁症和焦虑症的症状很容易被忽略,这是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的。因为在我们的认知中,女性在产后本身就会发生各种情况,这些情况有一部分跟产后抑郁的症状重叠,因此很难确定哪些是正常的,哪些可能有问题。

对所有人来说,帮助有抑郁风险和抑郁症的新妈妈,最重要的是:

微信图片_20190904090654.jpg

你需要了解的常识包括:

–  抑郁症会影响到20%左右的围产期女性

–  围产期抑郁症会在怀孕期间至产后一年内的任何时间发生

–  女性在婴儿出生后患抑郁症的风险是平时的三倍

–  这不是她编造出来的借口

–  这不是因为她不爱孩子或者是个坏妈妈

–  这不是她的负面想法造成的

–  和任何病症一样,产后抑郁症需要时间康复,可能需要数周到数月。她的种种让你不安的表现并不是她的人品或者性格问题,而只是症状的表现

–  把责任归咎于其他人或某件事,对解决问题没有帮助

–  与其花费过多的精力来弄清楚出了什么问题或为什么会这样、责备他人和自责,不如节省精力,和她并肩作战

–  她会好起来的

1、给准妈妈的建议

每一位打算做妈妈的女性,我们都希望你能充分了解这本手册中的内容,把应对心理和情绪健康方面可能面临的问题纳入到备孕计划中。

对于发生抑郁的风险,也无需心存畏惧。当我们有了足够充分的事先了解和准备,问题就会变得容易很多。希望每一位准妈妈在怀孕和生育之后,在需要帮助的时候,都能清楚地知道,有哪些可利用的资源和需要规避的风险因素。

2、给有抑郁倾向的新妈妈的建议

有很多人和你面临同样的问题,并不是你不正常


– 寻求支持

– 多数朋友乐于帮助但不知道该做什么,向他们提出具体要求

– 找到一个可信任的人,让他或她了解你的全部问题

– 不需要掩饰,装作开心可能是一个巨大的痛苦源

– 不能母乳喂养、重新投入工作、有时对孩子感到厌烦……这些都不能说明你不是一个好妈妈

– 不要自己给自己下诊断,抑郁情绪会影响对自己的认知,如果怀疑自己患有抑郁症,请专业医生诊断

– 多休息

– 降低对自己的要求

– 不要勉强参加社交活动

– 回避让你感到不安的人

– 不要和他人比较,尤其是媒体上的榜样妈妈

– 尽量用正面的方式沟通,互相指责只会让情况更糟糕

– 你会好起来的

3、给爸爸的建议


新妈妈出现抑郁问题,可能自己都没有察觉,或者努力掩饰。爸爸是新妈妈关系最亲密的人,是这个阶段她最依赖的人,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关键。

如果妻子有以下问题,应该考虑抑郁可能:


–  言行表现得不像平常的她

–  过度焦虑、过度漠然、过度健谈、过度兴奋、过度疲惫

–  对一切失去兴趣

–  经常感到困惑

–  经常无故哭泣

–  食欲不好

–  对宝宝反应迟钝

–  即使有机会睡觉也睡不着或者昏睡不醒

–  为你认为的小事担忧或恐惧、反应过度

–  孤立自己,不愿和朋友亲人交流

–  容易激怒、脾气暴躁

–  毫无理由地生气或害怕

爸爸如果做到以下这些,你和你的妻子都会更顺利地度过这个阶段:


–  她令人失望的言行可能是抑郁造成的,你的可能也是

–  抑郁不仅是个人的问题,它是生孩子这件事的一个组成部分

–  新妈妈习惯掩饰,她的实际情况可能比看起来严重得多,能坦诚沟通很重要

–  对抑郁的认识和了解,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  识别生活中的刺激源并尽可能改变,是解决问题的第二步

–  有了孩子,生活将会发生改变。是时候重新确定生活的优先顺序了:照顾孩子、加班、交际应酬、父母的面子、家族关系的维护、个人嗜好

–  如果不能孩子一出生就建立感情联结,并不说明你不是一个好爸爸,亲子关系会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逐渐建立

–  一个受抑郁影响的人的状态与醉酒或被药物控制类似,不要由此对一个人进行判断,或者做出重要决定

–  自责、指责他人和被指责,从来都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4、给家人的建议


–  新妈妈和新爸爸需要家人的支持。最好的支持,是给予他们需要的东西,而是不是你认为他们需要的东西。比如,在妈妈想要休息时接手婴儿是对她的帮助,在她想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把婴儿抱到一边对她却是一种刺激

–  新妈妈和孩子是一个整体的两个部分,一个好另一个才会好

–  新妈妈处在脆弱和疲惫当中,并不适合见到客人,不熟悉的环境和人会带来很大压力

–  处理复杂关系会比洗奶瓶换尿布消耗更多精力

–  当人手不够的时候,试着接受外部帮助,育儿嫂、小时工、外卖,也许会有柳暗花明的感觉

–  抑郁是一种病,和所有疾病一样,需要治疗,可以治疗

–  互相支持会让情况好转,互相指责不会

5、给新妈妈(和新爸爸)身边朋友们的建议

新妈妈的家人往往也置身于巨大的压力之下,所以,有时候关系亲密的朋友,反而可能会提供至关重要的支持

–  有产后抑郁的新妈妈可能自己没有意识到,也可能不愿承认,她说「我挺好」的时候,不一定真的好

–  如果你自己也曾经在生孩子的时候抑郁过,可以告诉她一些经验和建议;如果你产后没有过抑郁经历,不要认为她也不会抑郁

–  新妈妈不想见人有时候是害怕社交压力,降低对她的要求,在你能接受的范围内包容她的反常行为,如发脾气、不断抱怨、走神、打断谈话、不接电话或不回复消息

–  给她一些实际的帮助。比如,帮她查找需要的信息,帮她做家务,陪她看医生

–  向她了解什么会刺激到她,并且避免

–  不要讲励志故事,还不是时候

10句要说和10句不要说


在心理学家的支持下,我们总结出10句要说和10句不要说的话,帮助我们给予妈妈情绪上的支持: 

微信图片_20190904090807.jpg

微信图片_20190904090820.jpg

后记: 

 这个世界是一点一点好起来的。

  

在古代,生孩子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从「鬼门关」生还的妇女,也会因为缺乏足够的保健和照料,留下影响终身的并发症。婴儿的存活率也较低,很多妈妈失去过不止一个孩子。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产妇死亡率高达1.5%,100个新生儿里有至少20个活不过5岁。

如今,中国的孕产妇死亡率已下降到每10万次分娩18例死亡,婴儿死亡率下降到8.1‰。现在,生孩子已经不再是走「鬼门关」了。

经过六七十年的努力,产妇的健康和安全得到了保障。接下来,该关注新妈妈的快乐和幸福了。无痛分娩已经开始试行,国家正探讨在产检中增加抑郁风险的筛查。产后抑郁经常见诸媒体,已经不是陌生的概念。也许步伐有些慢,但是一切都在好起来,并且会越来越好。

新妈妈的痛苦和窘境,并非无人知晓。

You are not alone。

你不是孤立无援,也不是孤军奋战。

我们知道,我们在意,我们想帮助。

这本小册子,只是一次小小的抛砖引玉。你的每一次转发,都是一次伸手相助。

我们相信,大批援军,已经在路上。

  

下一篇: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