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项目

他们不是不爱我,但我就是感受不到

  生长在父母皆情感缺失的家庭,是很孤单的成长经验。这些父母的外表和行为看起来一切正常,也会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提供温饱、注意孩子的安全;然而,若不和孩子建立稳固的心灵互动,孩子就会欠缺安全感。 

  就像身体受伤会疼,不被关心的孤独也会带来痛苦,只是外表上看不出来。这种孤独感是无边无际的个人感受,别人难以看到,本人也无法形容。有人说是种空虚的感觉,彷彿全世界只有自己一人;也有些人称之为「存在的孤寂」,讽刺的是当中什么都不存在……而这个感觉,是家庭关系造成的。 

  孩子还小,没办法指出自己和父母之间的情感缺失,因为他们尚未发展出这个概念,只会感到发自内心的空虚,也就是孤单。当孩子感到孤单时,只要找情感健全的双亲寻求情感交流、撒撒娇就没事了。可是若父母畏惧深入的感情交融,孩子可能会感到羞愧难堪,觉得撒娇很丢脸 

  被情感缺失父母养大的小孩,长大后表面上看起来很正常,但内心的空虚未曾消失。如果交往的对象无法给他们足够的情感,孤独感就会延续。在求学深造、工作、结婚、生小孩上,仍无时无刻不感到孤单寂寞。

  ▋情感孤寂 

  孩子的安全感建立在与照顾者的情感互动,情感健全的父母能让孩子随时感受到支持。他们有足够成熟的自我意识,能安然自在的面对他人或处理自己的情绪。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孩子身上投注情感、留意孩子的心情、并认真看待孩子的情绪,不管是寻求安慰或是分享,都会让孩子有安全感。孩子感受到爸妈喜欢和自己相处,若有情绪困扰都可以找爸妈。这类父母在感情上可靠、情绪稳定分明,并会主动关怀孩子。 

  另一方面,情感缺失父母却总是自顾不暇,无法注意到孩子的感受,吝于表达情感,也害怕亲密感。他们对自己的情感需求不知所措,也不知道该怎么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当孩子难过的时候,这类父母可能会紧张、生气,他们以处罚代替安慰,但却让孩子不再与外界情感交流,从此关上心门。 

  倘若双亲中,有人不够成熟、不懂得给予情感支持,孩提时代的你一定会感受到情感匮乏带来的影响,但未必知道是哪里不对劲。你反而会觉得自己很奇怪,因为别人都没有这样空虚、孤单的感觉。然而,你只是孩子,根本不知道这种被掏空的感觉,是因为缺乏适当的陪伴。「情感孤寂」其实也暗示化解的办法:接受他人主动关心你的感受。这种孤寂感不足为奇,而是成长过程中缺乏关爱的必然结果。

  ▋孩子如何处理孤独? 

  情感孤寂让孩子痛苦,因此想尽办法打进父母的心里。这些孩子可能会以「满足他人需求换取感情」,他们不期待别人主动付出、表达支持,反而担负起救苦救难的角色,却让人以为他们不太需要被关心。不幸的是,这样只是更隐藏自己的内心,无法与他人真心交流,变得更加孤独。 

  许多孩子得不到适当亲情,便极欲脱离童年,他们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快快长大、自力更生,尽管早熟但内心充满孤独。他们通常过于老成、很早就出社会、性生活活跃、早婚或入伍从军,彷彿在表示:「既然我能照顾自己,何不提早享受长大的好处?」他们期待长大,相信长大就能自由、找到归属。悲伤的是,急着离家反而容易遇到错误的对象、任人压榨或死守薪资低廉的工作。他们经常安于另一半给予的情感孤寂,因为和小时候的家庭生活一样,对他们来说是「正常」的。

  ▋为何历史不断重演? 

  若因父母情感缺失、缺乏适当亲情感到痛苦,那为何许多人长大后仍然陷入类似的轮回?大脑本能告诉我们「熟悉即是安全的」,因为知道该怎么应对,便本能地受到曾经历过的事物吸引。小时候,我们害怕看到爸妈的缺点,无法承认父母非圣贤。不幸的是,不愿承认爸妈不完美,长大后就无法辨别出错的对象。 

  如果小时候只有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但情感需求一直不能圆满时,就会有困惑。「我什么都不缺,」他们会说:「我应该要快乐,但为何我总觉得好像少了什么?」 

  这些人会不好意思抱怨,不论男女都会列出一长串要感谢的事,彷彿他们的人生是一道加法,只容许得出正数的结果。但他们挥不去心底的孤独寂寞,在恋爱过程中也无法建立情感层次。

  ▋被伤害的自信心 

  情感交流是人类的基本需求,无关性别。尽管寻求心理治疗的女性多过于男性,我仍然治疗过许多在早期人际关系中的孤寂男性。大多人认为男性的情感需求较低,可是看看自杀率与犯罪数据就知道,他们在某些方面比女性更为痛苦。或许他们没有表现出来,但缺乏亲密感、归属感或关心的男性一样会有空虚感。 

  孩子一旦发现无法与父母感情互动,常会扮演他们认为父母所希望的角色,强化与父母的连结。这么做或许能赢得一时的赞许,但仍然不是真诚的情感交流。毕竟情感缺失父母不会因孩子取悦了他们,就突然发展出同理能力。

  情感缺失父母不正视孩子的心情和直觉,孩子因此学会让步,采取对方能接受的策略。孩子长大后会否定自己的直觉,反而选择错误的对象。孩子可能会相信得靠自己来改善关系,将努力经营感情的原因合理化:和另一半相处,每天天人交战是必经过程。虽然维持沟通和交流确实需要努力,但不该是永远做不完的白工。 

  童年缺乏情感互动的人,不论男女,通常不相信有人会爱上「真正的」自己。他们深信,想要拉近双方的关系就必须扮演以对方为重的角色。他们缺乏自信、不相信别人对他们有兴趣,所以内心纠结、怯于寻求关注,也不敢说出自己的需求,害怕会打扰到他人。然而,一再重演过去的经验,退缩、不与人互动,最后只落得满腹郁闷,陷入更深的孤独。 

  身为治疗师,我的工作就是告诉他们:父母如何伤了他们的自信心。同时帮助他们熬过焦虑、尝试用新的方法沟通。其实人们完全可以度过这样的难关。一旦掌握了情感缺失的样貌,你就能调整出较适当的期待,安然与他们的情感层次相处,不会因得不到回应而受伤害。

下一篇: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