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2岁8个月的女儿在吃午饭的时候对我说:“我是姐姐,你是妹妹,那个弟弟在上班。”
我听完,瞬间就哈哈大笑起来,因为那个弟弟就是她爸爸,一想到她爸爸变成一个很小的小男孩,在公司里面对着电脑敲代码的画面,我就觉得很好玩,好笑到令人捧腹。
也许作为读者的你不觉得好笑,而且还会觉得莫名其妙,这个孩子为什么会说这样奇奇怪怪的话?
那是因为你不懂背景,而我作为孩子的母亲,且和孩子日夜生活在一起,我知道女儿说这个话的背景资料。
孩子睡前,我和她爸爸会轮流给她读书,有的时候因为她看了一本又一本,都快看了一个小时,我和孩子爸爸都讲得口干舌燥了,她还不罢休。作为父母,我们偷懒的一个方法,就是让孩子给我们俩讲故事。她自己也很愿意,说要当我们的姐姐,给我们讲故事,所以,我就是她的妹妹,她爸爸就是她的弟弟。
而且她最近很喜欢当姐姐,而且还是“大姐姐”,别人如果说她是“小姐姐”,她会很不高兴,要纠正对方,“我是大姐姐”。有时候,我和她爸爸也会叫她“大姐姐”。
这个背景再往深里讨论,就是儿童发展的心理特点。在她这个2—3岁的年龄,因为自己会走会跑会说话,会做很多事情,有了“自己很能干”“很强大”的感觉了,但是相比于更大一些的孩子,她又是弱小的,她身高没有5、6岁的孩子高、体重也没有他们那么重,运动时的力量和速度也没有他们那么强,智力水平也不如他们。加上她又是女孩,所以面对比自己大的女孩,尤其是面对5、6、7岁的女孩时,她有一种崇拜心理,希望自己像她们那么大那么强。
这种小孩对大孩的崇拜心理我们在很多孩子身上都看得到,比如小孩子喜欢找大孩子玩,不喜欢找同龄或者低龄的孩子玩,小孩子喜欢做大孩子的“跟屁虫”,姐姐哥哥们说什么都很愿意听。
我现在还记得自己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喜欢找同村的一个四年级的姐姐玩,我们的友谊持续了很多年,直到大家去到不同的城市生活,因为距离遥远而联系得越来越少。
一个笑话,如果不知道背景信息,你可能就理解不了,不会觉得好笑,就像在英国的中国人,和本地人聊天,听对方讲笑话,哪怕他的英语很好,听得懂对方谈话的内容,但如果谈话中涉及到一些背景信息,如文化、风俗习惯、历史等他不了解,他也一样听不懂笑话。
理解一个笑话是如此,理解一个人也是如此。
如果你想理解一个人,但是不把他的行为放在他的背景中去看,你就很难理解他。
龙应台在《天地长久》一书中讲到80多岁的老爸,喜欢开车带着老妻四处游山玩水,可也不断出车祸。有一次一个急刹,她的妈妈的手臂被撞断了。“钥匙给我。”龙应台伸出手,要求老爸交出了钥匙和行车执照,老人乖乖地照做。为了安全,她建议老人出门可以叫出租车,或者雇佣一个司机。
但从交出钥匙的那天起,老人就极速衰老,奔向死亡。
多年后,龙应台才明白过来,像父母那一代人,要他们打车或者雇司机这样的花钱行为他们是做不出来的,所以他们从此就不再四处游玩了。
她为当初自己自以为的明白事理又有决断而悔恨:“如果可以重来一遍,我会少一点傲慢,少一点吝啬;如果可以重来一遍,我会认真地用我的言语跟你分享内心深处的事。”
为什么从交出车钥匙那天,老人就极速衰老,奔向死亡呢?
如果龙应台懂点心理学,就会知道,相比于安全,控制感对于老年人来说更有利于保持他们的活力和生命力。而开车,能把握住方向盘,可以到处去,就是非常有控制感的事情。
《哈佛幸福课》中就谈到这样的实证研究。那些在养老院中能够自己决定什么时候给绿植浇水,什么时候看电影的老人比那些被他人决定和安排生活的老人活得更久也更好。
我有一个来访者和我抱怨自己的母亲“虚伪”,觉得母亲明明很喜欢也很需要女儿带着自己出去吃饭、给自己买东西、陪自己旅行,可是每每提议去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母亲都会说“不要,不要。”“哎呀,你们这么忙,不要陪我们了。” “哎呀,出去吃饭太浪费,太麻烦了,就在家里吃饭好。” “哎呀,我们钱都够花,你们不要买东西,不要买礼物,我们不需要的。”
女儿感觉自己每一次好像都是强迫母亲去外面吃饭,购物和旅行一样,如果真的听了她表面的话,不做这些事情了,母亲又会显得不高兴,做了,也不会说什么好话,不会获得对方的感谢,而是会说,“哎呀,让你们破费了”“以后,不要去了”。所以,她觉得母亲“特别虚伪”“心里一套,表面一套”。
我和她解释,她母亲可能是这样一类人:在关系中,不敢也不能表达自己需要,对于自己的需要有很深的羞耻感,很怕给别人添麻烦,包括给自己的孩子添麻烦都觉得很不好。在他们的观念中,一个人如果去说出自己的需要,满足自己的需要,就是自私,而自私是不被允许的,他们必须活在关系中,活在为他人为集体的付出和奉献中,不能为自己活,但是一个人不可能做到无欲无求,就变成了表面上“不要”,但内心“需要”的分裂。他们其实没有什么独立的自我,内心也非常卑微。中国很多上了年纪的男性女性都是如此,这和他们受到更多传统的文化和教育的影响有关。
历史学家孙隆基在《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说:儒家的「仁」字是我们文化的基本设计:你自己一个人是没有价值的,你的价值,就建立在对另一个人好上。“仁者,人也”,就是这个意思,“仁”这个字拆开就是“二人”,也就是说,一个成功的为人,就要讲究“二人”的相对性,他是不能为自己活,而是要为别人而活。
我这样一说,她就感觉自己理解了很多母亲的“虚伪”,觉得确实她们那一代女性地位比较低,被更多的外在要求束缚着,不敢也不能活出自己。
很多时候,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就是增加来访者对自己对他人的理解,而这个理解是建立在对很多背景的梳理和看见的基础之上的。
我在做个人体验时(心理咨询师找另一个心理咨询师做咨询),花了非常多的时间回溯自己的童年经历,去梳理自己的原生家庭关系,以及分析自己身上发生的大大小小引起情绪波动的事情。
这个过程,我就在看自己的背景,它帮助我极大的认识和理解了自己。
看一个人的背景,就是看他过去走过的路,经历的事,有怎样的情感体会。
看一个人的背景,你才能看清楚一个人的全貌。
从某种程度上讲,心理咨询就是帮助一个人去认识和理解他自己,去认识和理解他和别人以及世界的关系。
他为什么月入3万,还这么抠门,夏天空调都舍不得多开?
她为什么这么缺乏安全感,老公每次出门都要打电话查岗?
他为什么一遇到别人的否定和批评就暴跳如雷?
……像这样的问题,你只要去看他们过去的经历,去回溯他们人生中带来强烈情绪体验的事件,你就会找到答案。
你如果想理解一个人,就把他放在他的背景中去看。背景就像说话时的语境,有了语境,你就能更好地理解语言真正的意思。
你如果看人时,学会通过他表面的行为,去了解他的背景,再加上懂一些心理学的知识,知道人心理的一些规律,我相信你对他人的认识和理解一定会深刻很多。
作者简介:meiya,畅销书作者,心理咨询师,四年心理咨询经验,已出版《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你值得拥有最好的一切》《改变,从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开始》等多部作品。咨询微信:meiyang86